这个名字听着以为是有钱人去的吧,大大相反,有钱人家的孩子死都不去。
那地方,小学六年级的题目,比公办学校初三题目还难,人家六年级就能写诗,你敢信?
贵族学校的学生,就是为竞赛而生的。
从景泰四十五年以来,朝廷每年都会举办一千场以上,各个类型的竞赛。
比如心算、口算、珠算、魔方、记忆、函数、物理等等各种竞赛。
像公办学校,冒出来一个天才都了不得了,能拿到一个省数算冠军,整个学校都得把这孩子供起来。
贵族学校,一个省冠军?太一般了吧。
遍地是全国冠军啊。
最差的也是区域冠军吧?
像大明,就分为五大区域,最卷是江南区,冠军含金量最高,能得一个区域冠军,那也是高手中高手了。
至于一个省冠军,就别拿出来丢人了,我们人均几个好不好?
贵族学校招生,也是很魔性的,要经过三轮特殊考试,每年招收一次,自愿去报考。
进入贵族学校,有两大好处,一个是吃穿住用行费用全免,一个是配置的老师,是本府最精华老师团队。
全国每一个府有且仅有一座贵族学校。
每年招生数量很少。
贵族学校是皇帝全资,只要入学后,一切费用都是学校出,吃喝住用行,皇帝全出了。
学习强度难度,都是极高的。
学生也可以退学,一切全靠自己,想继续在这里面竞争,就继续,自认为不行,就可以回到公办学校。
入贵族学校的学生,老师会根据独特的天赋,进行主攻方向,开始在一个方向上深挖、精挖。
然后进行参赛。
他们就是为了竞赛而生的,挑战大脑的极限。
进了贵族学校,他们就不必为工作而担心了,哪怕最差的,以后也能混个老师做。
但这种天才,根本不可能看得上学校老师这样的工作。
天空才是他们的极限。
未来,他们会成为大明各种实验室里的骨干人才。
其实贵族学校诞生于景泰四十二年,到今年刚好二十一年。
已经有近千人,活跃在大明各个实验室内,还有人活跃在股交所、大公司总裁等重要职位上。
成材率,高达70%。
那些失败的,则去各地任教去了,有的回到了贵族学校任教,有的则去了民办学校,有的留在了太学。
景泰六十一年,中枢改银行学为金融学,金融学下设银行学、证券、保险学、信托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对外经贸、市场营销学和精算学等学科。
金融学,一跃成为最热门的学科之一。
景泰六十二年,太学内要成立商学院。
景泰六十三年,皇帝提出对太学、大学进行综合实力排名,对于前十名进行奖励制度。
奖励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宿舍环境改善、专利优惠政策等等。
其实是鼓励学校间良性竞争。
大明教育是覆盖全明人的,大学近两千五百所,看着很多,其实是远远满足不了大明30多亿人口的学习要求的。
大明完全有能力,再开一千所大学的。
但中枢迟迟没有开办。
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不足,朝廷脑袋一拍,办一所大学很容易,但想办一所质量上佳的大学,是做不到的。
品学兼优的优质老师,找不到。
所以,大明是每年两三所大学的速度增加。
除非对大学老师的审核放宽松,大学就会多很多,但中枢不愿意。
大学是学技术的地方。
而技术优秀的工人,都去工厂做工程师了,赚得多呀,大学花一万元请,人家工厂肯花两万、三万。
让进士来当老师,他们也不会技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