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用的东西,都被历史给淘汰掉了。
毛笔和钢笔之争,注定了毛笔会落下帷幕。
未来钢笔,也会被圆珠笔干倒,因为实用性。
圣诞节上,老皇帝发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讲话,他认为,大明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限于地理因素,民间应该勇于打破地理因素,利用聪明才智,创造财富。
就是依托传媒,为家乡插上发展的翅膀。
老皇帝特别指出,像青海省这样的落后省份,完全可以利用传媒发展旅游业,发展特色区域性经济。
一座青海湖,就是西北最大的宝藏,挖掘青海湖旅游资源,联动多元旅游发展模式,助力青海旅游。
像青海这地方,半高原,大戈壁,千里无人烟。
就连青海的蒙古人,都跑去宁夏讨生活了,宁愿去乌斯贜,都不愿意在这破地方穷着。
乌斯贜都比青海富裕。
因为乌斯贜旅游厉害呀,随着火车线路的开凿,乌斯贜旅游未来会成为西南旅游一大亮点。
青海就不行了,想看沙漠人家去西域,想看古城还去西域,想去草原人家去宁夏。
发展这么多年,总人口才200万,这几年净流出70万人,剩下一百多万人。
在漫无边际的大戈壁上生活。
老皇帝曾经提出一个构想,把青海的山都给平了,拿去填海,把青海变成平原。
凭借中华江的优势,青海会成为真正的塞外江南。
可现在的科技水平是没办法实现的。
皇帝想刨了贵州的山,运到渤海湾去做新山,结果到现在,才刨开几座山啊?
难度巨大巨大的。
通电之后可能好一点。
但是,随着气候专家对气候的充分了解,极有可能会联名上书,阻拦正在进行的工程。
因为破坏环境,就存在着强烈的不确定性。
万一搞得人类灭绝呢?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对于把青海挖成平原,中枢也论述过,得花多少钱啊?
青海绵延的都是山脉,挖平需要的代价太大。
还有一点,会造成气候不可逆的影响。
而为了一些耕地,就冒着毁掉地球的风险,中枢上下是反对的,归根结底是时代变了。
以前是农业时代,能种地就行,像中华江的开辟,和种地息息相关。
现在进入了工业时代。
种一百万亩地,都不如一个工厂创造的价值更大。
冒着巨大风险,挖平青海,就显得得不偿失了,青海人完全可以出来做生意嘛,兰州拉面做的不挺好嘛。
出来打工,只要吃苦耐劳,绝对能吃一碗饱饭。
老皇帝却并没彻底打消这个念头。
因为价高兴安岭,会让大明放弃庞大的北面疆土,大明需要从内地找补回来,两座海湾也不够大明土地刚需。
他就打主意去了青海。
青海和西域,如果都打造成顶级绿洲,成为第二个东北,成为西北的鱼米之乡。
关键石头有地方用啊,填平海湾,加高山脉都需要石头。
挖平贵州的难度太大了。
等一等科技发展。
挖平青海的难度,要比贵州简单一点,这件事老皇帝就不停提出来,他这辈子可能办不到了,他希望太孙能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