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楼令一脸严肃地说道:“鲁军在老夫麾下服务,一直被老夫保护得很好。这种优待该在今日得到回报!”
可不是嘛?
战争进行到现在,只有鲁军几乎没有伤亡,其余包括晋军在内,哪一个国家没有付出代价。
“若是战争出现结果,贵军却是毫无表现,列国得知鲁军未有折损,鲁卿应当知晓其后果。”楼令这都不是在警告了。
所有人都在交战中死伤惨重,只有鲁国没有历经血战,哪怕有鲁人死亡也是因为非战斗损员,就问问会怎么看待鲁国吧。
季孙行父读的书比谁都多,一瞬间额头被吓出冷汗,咬牙说道:“老夫亲自督战!”
楼令还真没有想到季孙行父敢上前线,不得不说道:“以张奇为主将。”
鲁国对比晋国是一个小国。
可是,鲁国比晋国弱,季孙行父却是一国执政,地位比张奇高得多。
现在各国还讲礼仪,谁的地位高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可不是日后强国一个小吏就能镇压小国之主的年代。
什么强国一小吏可以镇压小国之主?那是汉帝国强势之后的事情,尤其是有了很多汉帝国使者以命换疆土的操作,搞得所有国家都深感害怕,面对汉帝国的什么人都下意识定位自己是弱势一方。
季孙行父心里不爽,可是他不敢对楼令开口拒绝,用沉默行礼的方式抗议。
下军这一边制造出来的动静很大。
在事先,楼令有跟主力进行联系,商议好了该有的联动。
要说有什么不对劲,侧翼部队变成了引导战局走势的力量,主力部队则是变成了打配合的一方。
晋国高层在开战之后就达成了共识,战争由楼令来进行控局,没有实权的晋君周不存在意见,实力强大的郤锜甘愿领虚名,其余人有意见也不敢反对。
有太多的例子作为证明,楼令确实有能力来承担更大的重任,只要郤锜没有意见,其余人只能闭嘴。
“君上,下军将已经如计划起猛攻,我部可不能拖了下军将的后腿,请君上到前线鼓舞士气!”郤锜找到晋君周提出这种请求。
侧翼与主力相隔十来里,哪一边打起来之后,声音多少是会传到对方那边。
晋君周耳朵里听到的则是主力战场爆激战的动静,面对郤锜的突如其来的请求,兴奋远要多于惊忧,霍地站起来:“责无旁贷!”
上前线?
一国之君上前线当然有风险,好几位一国之君就被流矢给要了小命。
只是,刻意对一国之君攻击这种事情,历史上不是没有生过,战场上干掉一国之君的人,可以说没有一个得到什么好下场。
最近的一次,魏氏一直宣传魏锜不是刻意朝楚君审射箭,讲再多的话都没有得到列国诸侯谅解,搞得想要角逐卿位的魏氏不得不暂时蛰伏下去。
披上楼氏所赠甲胄的晋君周看上去很英武,配合那一脸的兴奋,只能说不愧是晋国的国君。
郤锜对晋君周没有丝毫迟疑,相反一脸兴奋踏上战场,简直是比任何时候都满意。
晋人对国君的要求其实不多,哪怕晋君再荒唐,只要不怯战的话,一切都能够商量。
晋厉公为什么会得到那样的下场?一切只因为晋厉公好几次拒绝踏上前线鼓舞士气,等打赢又狂地侵占贵族应该得到分配的战利品。
所以,晋厉公被弑之后,没有晋人为之叫屈。
“寡人在这里就行了吗?”晋君周看着前方百米处正在厮杀的两军将士,觉得自己其实可以更往前,乃至于可以操戈作战。
郤锜的目光从第二道防线正在厮杀的敌我双方收回来,与晋君周形成对视,说道:“我们的对手是楚军,君上待在这里即可。”
天晓得有没有楚人想给楚君审报一箭之仇,想来愿意那么做的楚人会很多?
有晋军朝楚君审射箭的例子在前,一旦晋君周敢太靠前,真的是后果难料得很!
主战场这一边,投入交战的部队不独是晋国的中军,齐国、宋国、卫国等等国家也都投入部队交战。
打得最为激烈的区域当然是晋军负责的位置,晋军也是向前突进得最远的部队,再来才是齐军和宋军。
该说不说,宋军算是在保家卫国,他们必须拼命。
齐军则是高层转换了思路,愿意投入部队进行血战,历经血与火来锻炼出精锐。
联军主力方向的楚军,他们在楚君审的亲自督战下,表现出了寸步不让的坚韧性。
两边都有足够的作战意志,交战之后却是没有变得胶着,明显就是楚军被压着打,死伤惨重的楚军尽管支撑得很艰难,可是楚军并未出现崩溃。
双方主力部队交战趋势出现变化,等侧翼那边楚军被打得一边倒,直接影响到了楚军的主力。
楚君审当然现晋君周亲自上了战场,还悄默默问养由基能不能射中。
得到那种问话的养由基迟疑了好一会才回答:“不在臣的射程之内。”
晋君周的广车在晋军后方百米,距离楚军起码三百米远,肯定不在后方的养由基射程之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