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闻之,皆都无辞,于是一锤定音,谋求迎立代王刘恒。
周勃见众臣再无异议,遂向朱虚侯刘章说道:既是如此,尚请殿下书,将诛灭吕氏之事告诉齐王刘襄,请其罢兵,不必再入长安矣。
齐章应诺,狠狠盯视刘泽一眼,于是修书遣使。刘襄收到兄弟来书,得知众臣决定议立代王刘恒,无计奈何,只得罢兵返回临淄,由此继承帝位梦想破灭。
闰九月,代王刘恒被迎至长安,在群臣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太宗孝文皇帝。
许负当年一语,至今应验。
镜头闪回,叙说孝文帝刘恒。
刘恒乃是汉高祖第四子,薄姬所生。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后,册立八岁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刘恒在代地为王十五年,与民休息,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大安。
因受母亲薄姬悉心教导,刘恒养成谨慎沉静性格。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商定拥立代王,派出使者,前往晋阳,迎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使者,闻说入京即皇帝大位,并非大喜,反起疑心,因问属臣。
郎中令张武:今虽太后驾崩,诸吕依然用事,必要尽灭刘氏宗亲,岂肯拥立长君?微臣认为有诈,殿下不如托病相辞。
中尉宋昌:臣谓不然。信使即是右相及太尉派来,且云诸吕已被尽灭,则刘氏江山稳固,又何必顾虑重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臣谓殿下应大胆前往就位。
刘恒:即是众论不一,则我问卜可也。召巫史占卜,以决吉凶!
巫史奉命入殿,排摆卦象,得“大横”卦。观其卜辞云:大横纹路谓正当,问者即位做天王;家族伟业实光大,启延禹绩国祚长。
卦师叩奏道:恭贺殿下!天王高于诸王,即谓天子者也。
刘恒由是意决,便随来使赴京,往即帝位。为防万一,先派舅父薄昭到长安探听虚实,自己随后缓行;离长安城五十里高陵时,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
宋昌到达渭桥,见丞相以下官员都来迎接,乃回高陵,回报赵王,这才放胆前行。
赵王到达渭桥,群臣大礼参拜,刘恒谦逊回拜。
太尉周勃进奏:请大王赐以片刻,臣有秘陈。
赵王使宋昌答道:若太尉所陈公事,请当面奏来;若所陈私事,则王者无私。
周勃甚异其对,奏道:臣所谓秘陈者,是欲跪呈天子玉玺也。
刘恒辞谢:天下大事,岂可如此草率?请到京都馆舍再议。
周勃称喏,乃与陈平等众臣簇拥赵王进城,进入馆驿,然后聚众商量即位诸事。
赵王犹不放心,先命刘兴居带兵进入内苑,打扫宫掖,确保平安,这才住进未央宫。
众臣见赵王如此持重,皆都满意,由是选择良辰吉日,立赵王继承皇位,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宣布大赦天下,复下诏旨,明示诸吕叛国大罪。
画外音:平叛诸吕之日,乃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此后每年此夜,汉文帝都要微服出宫,与民同乐,庆祝安汉复国大功。因秦汉时“夜”字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故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是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张灯结彩以庆。元宵佳节,源来于此。
文帝登基之后,复叙平定诸吕叛乱大功。因齐王刘襄在外义,便将城阳、琅邪、济南三郡,复归于齐。朱虚侯刘章亲斩丞相吕产,立下大功,加封二千户俸禄。次年又晋封刘章为城阳王,许在齐国境内创建城阳王国。
封完有功宗室,又封拥立功臣。任命宋昌为卫将军,张武任郎中令,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以保障皇帝安全。对被吕后贬斥刘姓王公,恢复爵位封地,同时对开国功臣赏赐分封。
众臣获封,皆谓公平,心中钦服,赵恒帝位亦随之得到巩固。
绛侯周勃却自恃拥立大功,渐渐骄横,大有轻视新帝之意。
文帝愈加礼重,散朝后经常目送离殿方止。
宋昌谏道:君臣之分,不可失也。周勃虽有诛吕安汉大功,但亦汉臣。陛下对其如此礼重,有失君主威严;周勃泰然受之,更失为臣本分。君臣皆失,似有不可?
文帝:卿言是也,朕当改之。
自此之后,汉文帝在升朝之时,神色越严肃。周勃见此,虽生敬畏,不免牢骚。
便有属下提醒道:公不见淮阴侯耶?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
周勃听了,有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
一次朝会已罢,众臣皆散,汉文帝留住左相周勃,右相陈平,君臣闲谈。
寒暄数语,汉文帝温言询问周勃:公为右相,管理百官,总理中枢,其责非轻。未知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周勃闪烁其辞,回答不出。
汉文帝又问:则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
周勃仍是回答不出,已汗流浃背,坐立不安。
汉文帝面露讥诮之色,便问陈平:公为左相,当必知之?(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