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姑浮大喜,奋起神勇,只一戟刺倒吴王左御,复一戟刺倒车右。吴王大惊,急令御者调转马头,预备逃走。灵姑浮撇却大戟,抽出佩刀,踊身跳上吴王战车,挥刀便砍。
阖闾叫声啊呀,身子望后便倒。右足自然跷起,正好迎着飞来利刃,被削个正着。
便听嗤地一声轻响,继而一声惨叫。原来那钢刀来势甚猛,早已斫下吴王两根脚指,连带半截脚掌。
灵姑浮一刀未中要害,暗叫可惜。刚欲再砍,耳边有人大喝:越狗,休伤我主!
话音未落,一杆长矛伸将过来,将灵姑浮手中钢刀磕飞。
吴王忍痛睁眼,见是爱将专毅到来,急叫:爱卿休要顾我,先杀此贼!
专毅应诺,回手一戟,来挑灵姑浮。
灵姑浮手中已无兵器,不敢支吾,急顺敌刃来势仰身,一个倒毛筋斗翻下王车,回到自己战车,绰起大戟,复来擒杀吴王。
专毅一戟退敌,眼见主公身被重伤,急立住大戟,来扶吴王。
便在此时,灵姑浮大戟已到,戟尖只在专毅背心里弄影。
吴王惊叫:贤卿小心!
专毅将身一扭,躲开要害,肋下铠甲已被掠开,戟尖入肉三寸,血染征袍。
经此瞬息耽搁,吴军已自猝不及防中反应过来,开始反击。
王孙骆见王旗倾倒,料知吴王有失,引领卫队及时赶到,救出吴王及专毅。
灵姑浮见成混战之局,己方大将皆未聚集,不敢紧迫,由是下车,拣起吴王所失半只脚掌,一只鞋屦,收兵回去献功。
吴军虽然善战,但见国君重伤,群龙无,于是四散而逃;复被越兵自后掩杀一阵,死者过半,经历从来未有大败。
阖闾被救回营,因伤重难耐,急命班师回国,留下重兵断后,以御越国追兵。
勾践闻报吴军撤退,下令不许穷追,于是吴军残军得脱。
吴王回至本国境内,因失血过多,死于行军途中。临终遗嘱,命孙儿夫差为己报仇。可叹一代雄主,只因穷兵渎武,用兵不息,致有此祸。
伯嚭等人护丧而归,与伍员共立太孙夫差即位。
夫差成服嗣位,为祖父治丧,卜葬于破楚门外海涌山。
于是穿山为穴,以专诸所用鱼肠剑殉葬;并剑甲六千副,及金玉玩物充牣墓中。下葬已毕,夫差忽然下令,命尽杀修墓工人,为父殉葬;诸卿进谏求情,皆都不允。
伍子胥此时看破夫差本性,方才吃惊不小,就此悔恨不及,心中暗道:夫差意狠心毒,绝非常人可比。先王识人之能,我不及也!
三日之后,有人望见吴王下葬之处,有白虎蹲踞其上,因名其山曰虎丘。
专毅伤重亦死,附葬于山后,今不知其处。
夫差既葬其祖,乃命伍子胥练兵太湖,为报仇计。
又使侍者立于庭中,每见自己出入,必呼名问道:夫差!尔忘越王杀尔之祖乎?
夫差必流泣答道:誓不敢忘!
吴王矢志报仇之事,有人报入越国。越王勾践闻报,问计于群臣。
范蠡奏道:吴国兵马,甲于天下。越国弱小,若与吴国为仇作对,必得人才。
勾践:贤卿之外,天下尚有出色人才乎?
范蠡:臣举一人,乃楚国郢都人氏,今隐居会稽山下,名曰文种,表字会,号子禽,实为安邦定国大才,并善扶困救危,行事往往出人意表。
勾践闻而大悦,遂使范蠡致书唤至,亦拜为大夫。自此文种参赞国事,范蠡掌管军政,二人一文一武,便为越王左膀右臂。
范蠡因闻吴王夫差使伍子胥为将,练兵于太湖,亦与越盈加紧练兵。
周敬王二十六年春,吴王夫差除丧,告祭太庙,举倾国之兵伐越。
夫差亲征,使伍员为将,伯嚭副之,取道太湖南下。
越王勾践闻说吴王来伐,聚集群臣计议,便欲出师迎敌。
范蠡奏道:吴君矢报祖仇,志愤力齐,兵锋正锐,恐不可当。我宜敛兵据险,坚守为上。
文种奏道:臣闻夫差志盈气傲,莫若卑词请成,以灭其怒,俟其兵退,自后击之。
勾践道:何示弱如此!阖闾且死于我手,况其孙乎?伐而不战,以我为怯也。
于是不听范蠡、文种劝谏,悉起国中丁壮,得三万人。乃命胥犴为将,仍以灵姑浮为先锋,自统中军,迎吴军于椒山之下。
两军对垒,夫差以鞭指越王而骂:老奴!今不杀汝,誓不回军。
勾践大怒,亦回骂道:孺子!今必将你级留此,以示众于越人。
二人言语不合,遂命摆鼓交锋。
初合战阵,吴兵退却,夫差返车狂奔,折损百十将士,也不回顾。勾践大喜,不顾范蠡劝阻,趋利直进,沿江而追,直入夫差埋伏,水6并起,围裹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