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每年水患数起,朝廷应当颁布抗洪法令,让各知府县衙调配人手,各地官员积极参与抗洪救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百姓平稳度过洪灾期”
这个回答一出,百官议论起来。
“这个回答不错,只有官员加大力度,分配好人手,才能在来临前,有条不紊的度过”
“是啊,这个答案要比陈匡的出色一些”
崔决有些得意,装作谦虚的再次拱手:“在下还有一答,就是为了保证灾情得到准确上报,对隐瞒灾情的官员进行严惩”
话音一落,百官感叹,这个崔决好思路,当今丞相主张乱世重典治理国家,这一答案正迎合了丞相的思想,真是聪明啊!
“对啊,丞相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谁能说严惩犯错的官员不对呢”
顿时百官中传来一阵‘答的好’的满意声音。
谢宸高坐殿上,脸色淡淡,似乎对这个迎合他的答案并没多满意,百官看了,声音渐渐落了下去。
崔决心有不甘的退后,脸上没了刚才的志得意满。
中书舍人看向严宽:“最后,由严宽作答”
严宽向前一步,躬身行礼:
“在下严宽,觉得刚才二位说的都有道理,转移百姓和政策下达互为辅助,缺一不可”
“这不是废话吗?”
“就是,这答案太投机取巧了,这等于剽窃之前二人的答案”
崔决和其父崔昊对视一眼,眼里均闪过不屑。
谢宸脸色不变,但袖袍里的手攥紧了,思索着想要开口,却看到严宽自信的说了句:
“在下还有一句,没答完呢。”
刚刚吐槽最狠的崔昊被噎的一愣,愤然开口:“好,那你说,我看你还有何答案”
“说答案之前,在下想先问一个问题”
“敢问各位大人,每次水患,百姓多是因何原因死亡的?”
内阁大学士周南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自然是因为水患后灾荒,百姓饿死居多”
想到每次各灾县上报的饿死人数,几位大臣脸色都难看起来。有些不悦的问严宽:“你问这个做什么?”
严宽拱手答道:“虽然刚才二位举人说的不错,可是只能预防受灾群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洪灾一过,饿殍遍野,粮商涨价,百姓吃不起粮才会撑不过灾年,可是事实?”
是没错,朝廷的赈灾粮根本不够那么多百姓的份额,粮商的价格也居高不下,几次控价反而造成了反弹,这一直是朝廷最难解的问题。
“怎么,难道你有应对之策?”周南见严宽一表人材,忍不住想,他或许真有应对之法。
“以工振商,唯有百姓有饭碗,才能安然度过灾期,那些无良奸商为了雇佣大量廉价劳动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百官闻言,议论纷纷,有赞成的,有说纸上谈兵的,一时皇极殿内热闹的竟然和菜市场一般。
“安静”
谢宸淡淡的两个字,百官赶忙束手站好,不敢再发一言。
谢宸把视线投向严宽:“假若粮商就是不降价呢,也不会给百姓活干,这要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