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章河套战略云南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虽然小有波折,但都在朝廷掌握中,改土归流也顺利进行下去了,朱由校也是心情大好。
“辅,你们内阁要督促西南各个衙门,尽快做好那些土司的编户齐民,都是我大明子民,一切以内地看齐。”
“是,臣会行文督促他们的。”
“现在也该为南下做准备了,这次石柱土司表现不错,朕准备升秦良玉为西南总兵,从各个土司中选择悍勇善战之人,将她那营军队再扩充一营,作为以后南下的主力,毕竟北方兵马不适合南方气候。”
“老臣没有意见,现在扩充南兵,有两年时间训练,也能形成战斗力。”
朱由校满意的点点头,“那就这样决定了,让英国公领兵回京,秦良玉移驻云南练兵。”
很快朝廷旨意就到了四川,秦良玉也在众人的恭喜下收下圣旨。
“母亲,为何我们要到云南去?”
“这事关朝廷战略,别多问,你们立刻到各地土司选兵,然后要好好训练,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众人之所以没猜出来,主要是这百多年朝廷重心一直都是北方,南方很长时间没对外作战了,所以他们都没往这这方面想。
不过他们都很信服秦良玉,所以也都开始前往各个土司,准备扩充兵力。
这时朝廷的普查人口和土地也进行不短时间了,北直隶已经完成了。
光是北直隶,对比万历时期,就查出来两百多万人的黑户,土地也比张居正时的清查结果多出来几万顷。
这个结果震惊了朱由校,他知道大明肯定有很多隐户和田地,但没想到就是一个北直隶就这么多。
这些土地很多都是那些地主士绅隐藏起来的,所以朱由校直接让官府都没收了。
这还是天子脚下,其他地方怕是更多了。这更让他觉得这次清查的正确性,不然他一个皇帝都不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
为了清查结果更准确,朱由校让内阁和户部不用着急,一定要把所有人和土地都查出来。
各地那些之前把明面上土地都卖了的士绅眼看这藏起来的土地也要保不住了,急忙前往官府想要登记,然后卖了。
可惜朝廷年初就下过命令,今年禁止再进行土地登记,直接以之前的数据为准。至于查出来的隐地,那就是无主的,都是朝廷的。
这又是给大明的地主士绅放血了,一时间各地士绅垂头痛哭,好不伤心。
不过他们也就能躲在家里破口大骂了,拿朝廷一点办法都没有。至于起兵造反,他们现在真的没那个胆子。
时间很快来到五月,距离河套开战不远了,朱由校将重心都转移到了这上面,其他事交给内阁办了。
“英国公,河套战事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为了抬升五军都督府的地位,而且现在内阁和户部很忙,所以这次河套战事都是五军都督府负责的。
“陛下,大同镇、固原镇、宁夏镇都已经准备好了,粮草也都储备了足够三镇大军半年大战之用。”
朱由校对现在的五军都督府还挺满意的,这些勋贵为了地位,现在那是努力奋斗,工作比那些文官都勤快。
“具体计划呢?”
“预计准备六月一日开始进攻,大同镇从东面进攻前套地区的鞑靼部,固原镇从西边进攻西套地区,宁夏镇正面进攻后套地区,预计两个月将河套的各个蒙古部落全部扫平。”
“嗯,还不错,三镇十几万大军,想来那些蒙古人也挡不住,通知大宁和宣府明军注意漠南各部落动向,一旦他们想支援河套那里,立刻出兵攻打。”
“另外为了防止意外,朕决定将勇士营两万骑兵调到大同,到时候进攻归化城,拿下这个控制草原的重镇。”
张维贤自然不会反对朱由校的意思,而且这样一来这一仗更稳了。这是他们五军都督府的正名之战,越稳越好。
“是!”
“为了之后方便控制草原,攻下河套地区后,立刻在原东胜卫的地方重建东胜卫,还有就是重建三受降城,然后在其他地方再建几座城池,作为控制河套的支点,朕会交代工部配合你们。”
“是!”
“拿下河套后,西北防线前移,固原镇进驻河套西部,宁夏镇进驻东胜卫和三受降城,大同镇派一卫骑兵一卫步兵进驻归化城。”
“臣遵旨!”
就在勇士营离京前往大同的时候,明朝不断调动兵马的消息也传到了草原上。
因为辽东惨败加上后续被各个部落联合针对的林丹汗现在就缩在归化城这里,由于实力大损,现在手下只有不到两万骑兵,也就是靠着归化城才挡住其他人的进攻。
收到明军军队调动的消息,林丹汗很是担心。不过现在明朝边境防守严密,以前和他们有交易的那些官员都没了,所以他也不知道大明要对哪里出兵。
之前明朝对关西七卫出兵的时候,他还想号召各部支援,以此恢复威望,可惜他现在就是一个丧家之犬,根本没人搭理他。
林丹汗很怕大明是冲着他来的,他倒是想跑,可惜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只能加固城防,祈祷明军不要来。
河套这里的鞑靼各部几乎可以确定明军是冲着他们来的,毕竟固原和宁夏的大军调动那么频繁,而且明军这段时间四处派出夜不收侦查河套地区的情况,这几乎就是明示了。
明军也没想着隐瞒,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不可能瞒住别人。
这些蒙古人如果固守那就打,如果因为害怕明军跑了,那更好,既能白得河套,又能驱赶他们去和其他部落厮杀。
鞑靼各部有想过撤离,可惜现在草原上部落林立,哪里都是别的部落的地盘,没地方去。
各部有的觉得明军太强,他们还不如集中兵力杀到漠北去,虽然苦寒了一点,但远离了大明,就安全了。
但有的人舍不得河套这个水草丰盛的地方,在这里过惯了好日子的人,一点都不想去北方喝寒风吃沙子。
于是一直吵吵到明军出兵,也没有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