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直感动或者悔过到流泪然后继续我行我素了,就不能努力一点改变现状,让人不再流泪么?
如果我们不依靠过去生的种种进行推测,那我们还能依靠什么呢?虽然不能说以前没有的事以后不会生,但想必以前有过的事以后应该还是会再有的。
古人之博学,来自更古之人。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我明白,打击是寻常之物。
即便是在梦里,我还是喜欢远离人群,喜欢看书。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骂得狗血淋头,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太贪玩了吗?
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在比较谁知道的多。都不是事实,都没做实验,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
时间一旦拉长,快乐与痛苦的分别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我们不会先做一件事再做一件事,如肉体的欲望完全满足以后再去满足精神上的欲望,这是不可能的,第一满足的欲望是会进一步演化还是会冷静下来呢?第二是否有如此丰饶的条件供人满足?这两个问题难以回答,肉体与精神更会像两只脚行走,一前一后,一后一前。
关于挡子弹的事,我不知道那一瞬间我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过度的使用脑力是会伤害身体的,这也不言而喻。
无论哪个句子都不是原创的,总能在别的书籍里找到同样的句子。但是,句子的排列结构一定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会有所不同。
谁是对的?对一件相同的事情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事情是,如果我们精神更饱满一点,我们的肉体也会更有力一点。不同看法是,有人觉得精神会一直饱满下去,最终精神完全统治肉体而使人达到永生,有人觉得这种影响只是局部的,过了某个峰值就会平稳甚至衰弱。如果单从这个现象出,后面推出的两个观点都有道理,但是从能量的角度出,没有什么是可以无限制的增长的,凡事必有界,加之熵增原理,我更倾向后者。
即便是酸葡萄心理也没关系,酸葡萄也好,甜葡萄也罢,葡萄皮总是垃圾。垃圾迟早是要被清理的,形式上的迟早要消亡。甜也好酸也好,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否真的甜进了心里,酸进了心里。心不可见,也无法证明。
如果a仅仅比b好一丢丢,那么b一般是不会承认这样的差别的,b会觉得自己更好一点。除非差距很大。人有私心,但这种私心是有限的,人不是傻子,越是聪明的人越能分辨出细小的差距,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在最开始就不要养成依靠人的习惯,尤其是难的地方要紧的地方,是不能依靠人的。形式上的简单的地方依靠人,倒是可以加快效率。但你记住,凡是索取必有代价,凡是付出必有所报。
回报也算是某种代价吧。
虽然年华老去,但我觉得我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渴望。
那时害羞,许多话都不敢当面说。
我的心里还有善的残留,看见别人难过我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看不起,我会第一时间跟着难过。
说我没时间,啊,那我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上了呢?用在呆上了,不呆,那也太累了。
读一本书,可以从设计开始,只看字体,颜色搭配,插图,体会一下作者的用心。唉,偶尔也像画一画漫画(那也太t偶尔了)。嗯,设计个进度条真的有心了。会画画不光唯美,在生活中也很实用的。
脑子有点乱不过还是要继续奋斗鸭!其实有被暖到,所以迷迷糊糊了。
大胡萝卜中间挖空,塞进去一根黄瓜,然后切片摆盘,又好看又好吃,今年过年来搞一个。不随机看一些书根本想不到这样的点子。做饭我不行,捣乱我在行。
既然能从笔名搜到我的真名,那何必用笔名呢?有的人就是莫名其妙。
实地考察会被各种导购割韭菜,免了罢。
从草图到图纸,啊,自己能看明白并且确实符合实物就行。你就忙吧,一忙一个不吱声。说实话以后的日子根本没有那么多玩的时间,所以不用下载那么多游戏的。
地板这样铺那样铺,唔!许多瑕疵是可以修补的,具体如何修补可以用搜索引擎嘛!不修就算了无所谓。
插座控间距,是否放水等。确实该这样细致。重要证明留一个电子版,省得找不到。
内个,热爱生活的人,连橘子皮都可以玩得津津有味。以后要养花花草草,收集坚果什么的。
看杂书的目的有几个,第一个是补充知识,第二是提醒自己有哪些方面的不足(补充以后知道不足,也不着急着改,知道就比不知道好一些),第三就是消遣。随机读书是一个知道不知道什么的过程,随后有目的地去读,将不知道转为知道。
其实相比于把房间设计成可心的样子,我更善于去适应它并觉它的功能,比起外观我更爱功能性(有钱当然二者兼顾了)。
o,o,o,o,o,o,衣柜这样设计可以满足长短衣服的要求,要挂着不要堆着。呜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不见的地方用差一点的,你真是天才。不过也确实应该这样。
既然增加不了采光,那就增加反射。
读一本好书,就像拥有了一个朋友,你可以随时调用它的知识,并期待着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属于是朋友引荐了)。
手机上备几本电子书,就不用傻呵呵地拿着书到处走了。
与常识完全相反的观点,与纯粹不知道为其何物的观点是不同的。如果相信后者,那么可能你是一个浪漫的人,向往宇宙与未知,而如果你相信前者,那么总觉得是缺乏理智(当然也有可能这个观点是对的),虽然与直观相反的对很常见,但总的来说,是特殊的。
自由创造好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