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这个词是汪维川和云睿从太孙朱允熥的嘴里听到的。
太孙朱允熥提过通过媒婆将两个人安排在一起,好坏全靠媒婆一张嘴,这种模式就叫相亲。
当然后世的相亲中媒婆起到的只是一个中介,介绍的作用,至于成不成的还是看相亲双方有没有看对眼。
然而这个时代的相亲就不一样了,由于风俗、习气比较传统,男女双方见面困难,因此媒婆在中间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时候成不成全靠媒婆一句话。
对于一些家境富裕的人家,会多给媒婆一点酬劳,好让媒婆尽心尽力为自家孩子觅得良缘,至于家庭条件一般的,还和媒婆攀不上交情的,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虽然云睿说的话是这个道理,但汪维川反驳云睿道。
“怎么会是让其他人挑选诗曼呢?”
“媒婆是你,再由我这个哥哥亲自把关,咱们还是掌握着主动权,为诗曼挑选一个佳婿。”
对于汪维川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媒婆的职责,云睿是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他云睿发光发热的地方多了,为什么要做一个媒婆呢?
闻言云睿支支吾吾着、尝试着拒绝汪维川道。
“大哥,咱要不要听听诗曼的想法?再问问诗曼的意思?”
“如果诗曼心里有了主意就不用你我二人再为她的这个事情操心了。”
“对于她不愿意做的事儿咱们也强迫不了她不是,诗曼主意可不少,不是那种任由咱摆布的人。”
虽然云睿说的也对,但汪维川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问诗曼是一方面,帮诗曼物色对象是另一方面,两者并不冲突。”
“你去做就对了。”
听到汪维川说的这些话,云睿知道自己跑不掉了,被逼无奈之下他只好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
老生常谈般的结束诗曼婚嫁的这个话题后,汪维川和云睿二人走到了汪维川房间外面。
见状云睿挥手和汪维川告别。
“少爷早点休息。”
“诗曼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我一定努力为诗曼找一户好人家。”
逼着接下媒婆职责的云睿心里突然生出一个新的计划。
不就是找门当户对的男人吗?谁还能有那谁知道的多?他直接找人问问不就得了?
想到这里云睿快步走向自己的房间,踏进家门后云睿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铺开纸张,提笔写了一封书信,他只要找个适当的时间将书信送出去就大功告成了。
这一天虽然汪府上下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但真正能够放松、轻松的人肯定不包括一直为国事操劳的朱元璋和太孙朱允熥。
回到房间后朱元璋的脑海中不由得闪现出今天白天的场景。
谁能想到朱元璋带着大批人马包围的人、和他们一直想要抓的人会是那个被驱逐出宫、消失了很久的朱允炆呢?
这朱允炆也是胆大包天,竟然还敢出现在自己面前,还敢用计谋谋害允熥和自己。
将朱允炆当成一个普通的罪犯审案并不难,朱元璋心里也不会有什么顾虑,但朱元璋最怕的是朱允炆不管不顾的喊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场要和自己相认,那他应该怎么办?
其实当时吕氏干政、并谋害太子的案子在朝堂上挺轰动的,朝中不少文武百官知道自己将吕氏和朱允炆驱逐出宫的缘由。
即便这样朝中依旧有很多的烂好人、或者看不惯此种举动的人反对他朱元璋将朱允炆赶离皇宫。
他们反对的原因有二,一来朱允炆当时年龄小,只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要说错就是吕氏不幸成为了他的娘亲,没有给朱允炆一个正确的引导,这怪不得朱允炆,二来朱允炆身上流着的是皇家血液,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子弟,如此将一个皇家子弟驱逐出宫是不可取,也太过于无情,尤其如此对一个孩子更是无情。
因此朱元璋发出驱逐吕氏和朱允炆出宫时朝中还有大臣沸沸扬扬闹了几天后才不了了之的。
朝中了解事情全貌的大臣对朱元璋尚有这样的误解,更别说这汪府中什么都不知的普通老百姓了。
等到朱允炆身份爆出来后他们只知道自己将一个亲孙子赶出皇宫,从此不再过问,同时在他们眼里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不念亲情的人,那自己就更坐实了冷血残暴的这个称号。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叹了口气,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又能怎么样?祈求上天不要将这件事儿爆出来吗?
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不能再亲自出手做什么留人话柄,除此之外他就只能眼睁睁等着天明,接受众人的审判了。
虽然朱元璋承认自己当时将朱允炆驱逐出宫是有自己的私心,一来因为吕氏的缘故自己是真的对朱允炆喜欢不起来,二来他当时心里、眼里、脑子里都是允熥,被大孙允熥占据全部心神之后他自然对朱允炆没什么感情了,好的孙儿一个就够,朱允炆根本无法从朱允熥身上抢占到朱元璋哪怕一分的关注,朱允炆也不值得朱元璋放弃朱允熥,因此为了免去朱允熥的后顾之忧,朱元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彻底堵绝了朱允炆的路。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残忍恰恰是因为他对大孙允熥的喜欢和过度宠溺,直到现在允熥依旧是朱元璋捧在手心里的唯一宝贝,从朱元璋给的皇太孙的封号就能窥得其中的真相。
直到今日朱元璋依旧不后悔将朱允炆赶出皇宫,他唯一后悔的就是没将朱允炆赶尽杀绝,留给朱允炆对付自己和允熥的机会,现在皇室还要因为朱允炆而蒙羞。
这个朱允炆真是害人不浅,远走高飞、藏身于民间、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一些安安稳稳的日子不好吗?非要找机会报复,和他们作对、和朝廷作对,胳膊怎么能拧的过大腿呢?
朱允炆此举注定会失败,就像那个不成器的吕氏一样。
想到这里朱元璋轻轻松了口气,将朱允炆和吕氏抛诸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