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言情阁>德昭大宋 > 第64章 军谋(第2页)

第64章 军谋(第2页)

要知道历史上的赵光义虽然在高梁河之战里输的挺惨,但仍旧留有余力,过了没两年又和辽国打了几次大仗。

就是都没有打赢罢了。

但这至少印证了赵光义的根基确实是非常稳固的,接连战败的情况下都能把持住朝政。

那如果换成了根基浅薄的自己,面对那样棘手的状况又该怎么办呢?

你笑赵二不会打仗,赵二笑你不会赶车?

至于说把火药弄出来,搞火枪火炮什么的。且不说能不能弄出来吧,就算弄出来了,要知道再强大的武器都是需要人来使用的,要是手底下没有足够的心腹人手,自己的威望又不够的话,到时候说不定就是那些将领们端着枪炮来送自己上路了。

这样一来的话,就算自己的身手再好,又能抗得住几轮齐射?

从赵匡胤的态度上来看,不管是宴会上的品官子弟选试还是明天的武试,都是赵匡胤在大战之前用来收拢手下人心的手段。

赵德昭敢肯定,这一次武试的头名绝对会率军参与到伐蜀之战里面。所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赵德昭下定决心,要在明天的武试上夺得头名,拿下领军作战的资格,尽早地开始在军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

只要不出什么问题的话,自己拿武试第一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甚至于还得留上大部分的力道,免得露出太多的马脚让人联想到之前王继勋的事情上面。

其实之前的品官子弟选试的时候,赵德昭就曾经动过下场参与的念头,但是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放弃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设不符。

长久以来,赵德昭在赵匡胤等人眼中都是一个叛逆少年的形象,爱和赵匡胤对线顶杠,喜欢舞枪弄棒却不爱学习文化知识。

虽然经过了着半年多的努力,赵匡胤等人对赵德昭的印象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观,但也仅仅是从不懂事的少年人变成了稍微懂事了一些而已。

而学问这个东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赵德昭虽然接受过后世的相关教育,但是对于古代的知识了解的还是比较少的,缺乏足够的学习和积累。

毕竟他才刚认真跟着陶谷、贾琰等人学习了几个月而已,对于什么经文古卷还处于一个比较懵逼的状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像是赵匡胤出的三道题目里面,他最多也就能答得上第一题,第二题靠诸子经义的题目他都不知道是出自哪里,更别谈落笔作答了。

至于说第三题的写诗那就更不会了,人家至少还能凑字凑一出来,他可是一都凑不出来。虽然说可以学者诸位穿越者前辈们抄上一,但是赵德昭记得的关于月亮的诗词也就两。

一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一苏轼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床前明月光就不用想了,李白都死了多少年了都。水调歌头的话虽然苏轼还没出生,但是赵德昭也不敢抄的。

没办法,人设摆在这里。

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吧,你有个孩子,昨天还是小学数学不及格,加减乘除都算不好呢,今天就解开了哥德巴赫猜想、世纪数学难题之类的,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肯定不会是高兴自己孩子有多么天才,而是怀疑是不是外星人把自己儿子给掉包了。

像是赵大赵二这种久居高位的人,疑心病自然是更加严重的。赵德昭要是敢当中把这么一名扬千古的诗词抄出来了,只怕掉过头来就要被赵大赵二转抓来严刑拷打,审问自己把真的赵德昭藏到哪里去了。

要知道他赵德昭可不是像范闲一样的私生子,随手丢到了某个犄角旮旯里自顾自的成长了十几年才被接回来的。对于赵德昭的成长经历赵匡胤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就算有些不知道的地方,那个看着自己光屁股长大的二叔也会进行细节上的补充。

就算到时候赵德昭编一个什么路过的和尚啊、道士啊、贩盐的老辛啊之类的人物路过门口,吟诗一两三四的故事,也根本骗不过赵光义。

所以文学方面的东西赵德昭还是决定暂时不要去触碰的好。

喜欢德昭大宋请大家收藏德昭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