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景已经是亡国之相,除了陈祥和余震远那样意图力挽狂澜之人,大多数官员都在寻找退路。
部分官员已经在背地里暗暗下注,也有不少官员现在对李煜他们投诚,对此李煜自然是选择通通接受。
因为投诚的那些官员也有用处,毕竟陈祥于大景各地的情况不都是特别了解,投诚的那些官员就是很好的信息来源。
所以只要那些官员的要求不是太过分,李煜他们也愿意无条件接纳他们,当然大景的天子刘昊对此一无所知。
要不然大景的朝堂又该人头滚滚了,因为刘昊根本不能接受那些官员的背叛,那些官员的家眷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当然不会有人蠢到将此事泄露,毕竟这关系着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余震远这样大景的死忠,自然是被他们排挤的存在。
所以被蒙在鼓里的余震远也不知道此事,陈祥倒是在湖广现了些关于此事的端倪,不过陈祥对此并没有深入调查。
因为陈祥并没有注意到事情的真相,只是以为那些人只是探子而已,他不知道的是一个大案与其失之交臂。
那些官员派来的信使对此也是心惊胆战,因为他们要是被陈祥现,下场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没有被陈祥现他们的目的,他们还是感到有些庆幸。
此时占据了江西的柳儒浩,也感受到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但陈祥的存在让柳儒浩没办法实现自己的野心。
这三年来柳儒浩也想要继续扩张,但他刚有动作陈祥就会集结大军,搞得柳儒浩只能龟缩在江西。
在这期间柳儒浩也不敢扩充军队,因为他害怕再次迎来大军的围剿,这就导致柳儒浩的实力在这三年里,可以说是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蛮族也看出了大景已经是大厦将倾,他们很想在大景倒塌后分一杯羹,此时他们还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因为蛮族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他们根本没办法掌控,过自己数量几十上百倍的汉人,哪怕加上那些蒙古部落也依旧不够。
但他们还是有分一杯羹的想法,就比如被他们劫掠过多次的辽东地区,实际上蛮族对辽东已经眼馋很久了。
在大景看来辽东可能是块苦寒之地,但在蛮族看来辽东地区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因为他们生存的地方更加艰苦。
相比蛮族对于辽东地区的渴望,投靠蛮族的那些蒙古部落对此却毫不在意,因为辽东对他们并不重要。
蛮族想要从大景手中拿下辽东地区,就是想要从更加艰苦的北方,南迁至环境相对要好些的辽东地区。
而且此时蛮族已经看不上,从辽东劫掠的那点钱粮了,他们想要继续南下深入,以便从大景劫掠更多的钱粮。
不过此时的边军虽然被拖欠了几年的军饷,但大部分还保有较强的战斗力,蛮族并没有信心将他们彻底击溃。
不过照这样下去边军的战斗力只会持续走低,所以蛮族对此实际上并没有太过担心,因为他们只是想劫掠一番。
实际上他们也能从山西的方向劫掠,只是想要进入山西就必须攻破关隘,就算是蛮族想要攻破关隘也会伤亡惨重。
所以蛮族南下劫掠时一般都是在辽东展开,辽东虽然也有大型的关隘,但那处关隘只是阻隔了关内和关外。
对于蛮族南下劫掠自然是没有阻碍,但蛮族要是想要进入关内,就必定绕不开这个由陈陀所镇守的关隘。
实际上陈陀对大景也没有多么忠心,要是此时进攻关隘的不是蛮族,陈陀也不会选择搏命坚守。
因为他也看出了大景如今的局势,他的内心实际上对大景是非常不满的,因为他并不是自愿被派来镇守关隘的。
在他眼中辽东就是一个苦寒之地,要是可以他也想在富饶的地方当官,但他得罪了朝堂上的贪官污吏,所以才被排挤到了这里。
而且辽东的将领也不欢迎他的到来,刚开始还经常克扣他的物资,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勉强融入到了辽东的官场。
但是陈陀心中的不满一直没有得到宣泄,他早已对大景朝堂彻底死心,尽职尽责的坚守关隘也只是为了民族大义。
要是汉人来攻打陈陀镇守是关隘,只要对方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人,陈陀也愿意打开城门放弃抵抗。
因为陈陀此时并没有多少钱粮储备,虽然还没有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但情况可以说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