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的十年,民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200亿。
老三十一继藩之后,发现了几个大型矿藏,源源不断往国内运银子,这就导致了,大规模投资,进入房地产,房地产也堵住了。
现在小城市的房价,都被炒起来了。
拿河南鹤壁来举例,景泰三十八年时,城市里的千尺大宅子,售价200块。
景泰四十六年,鹤壁同样地段、面积的宅子,售价12万,你还买不到。
景泰三十八年时,鹤壁一个工人普通工资10块,景泰四十六年,工人工资达到了1050块。
而房价呢,楼房一尺700块,一百尺的房子,售价7万,一个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也得六年能买得起。
但别忘了,房价是涨的。
这样的房子,去年才6万,一年就涨了一万块。
而这样一个楼房,根本满足不了一家人的生活需求,大家都独门独院惯了,谁愿意住鸽子笼?
住楼不是高大上的事,反而穷人才住楼呢。
有钱人都住大宅子。
至于别墅,和宅子一比,就是渣渣,别墅就是一个独门独院的破房子,宅子是有山有水有景,讲究的是一个雅。
但是,宅子早就不批了。
中枢严旨,任何人不许盖宅子,导致了,现有的宅子翻倍似的涨,还有价无市。
所以,一家人只能挤在楼房里,一百尺看着挺大,十几口之家根本住不下。
这年代还孝心,爹妈必须得单住一间房,孩子们男女分开住,父母反而没房间住了。
虽然楼房便宜,但不适用。
买的太大吧,又觉得浪费,还要攒钱买宅子呢,所以多是蜗居,对付着住。
现在全是六层楼房。
开发商的黑心,任何年代都是一样的,什么公摊面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层出不穷,这几年满门抄斩的开发商也不少,还是我行我素,物业问题、漏水问题、隔音问题、垃圾清理问题,年年都闹。
想想也能理解,中枢对地产商压制太狠了,他们只能靠旁门左道赚钱。
只要没传到皇帝耳朵里,基本都算有惊无险,但传到皇帝耳朵里,那死的就不是一个人了。
住着鸽子笼的人,都盼望着有一套大宅子。
但中枢最绝,农村也不许翻盖房屋,更不许扩建、改建,一概不许,为了促进买房,也是绝了。
等城里房子卖不出去了,再拆农村房子,薅最后一波羊毛。
房地产,是中枢储存巨额资金的好去处。
但对百姓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随着铁路开建。
中枢大批资本,逐渐撤离房地产,转向投资基建。
但不能立刻撤,不能大规模撤,那样房地产就会一地鸡毛,要有序撤离,慢慢撤离,还要保证房价稳步提升的基础上,慢慢撤出资金。
大明本就是基建狂魔,沥青路修了一条又一条,不说村村通路,镇与镇肯定是沥青路相连。
修桥、改善耕地、增加灌溉、储水攻城,年年都在做。
因为房地产发展,大明逐渐减少基建工程,转而投资房地产和教育,尤其是教育。
大明在景泰四十一年,就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房地产繁荣,也有好事,就是教育繁荣,家庭富裕了,也愿意支持子女教育。
皇帝对房地产商人越打压,他们就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赚钱回来,皇帝让他们往教育行业投资,他们就办补习班,往死了卷孩子们,导致出来一堆书呆子、做题家。
铁路成为大明下一个新风口。
皇帝先投20亿,中枢跟投20亿,各家火车厂,以技术入股,又吸引民间一部分资本,凑足100亿。
14条大干线铁路宣布开工。
工部规划出来的主干线,勾连大明主要省份。
各地铁路,再吸引地方资本入股,毕竟仅凭中枢来修,不可能同时上马这么多项目。
作为大明新风口,民间资本是乐意跟投的。
但怎么保证股东权益,是民间资本担心的,然而,他们把话递到中枢,却遭到皇帝的嘲笑,你们不愿意投,朕都投了。
然后,民间屁话没了。
铁路摆明了是闭着眼睛赚钱的项目,不上车的都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