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典客唐茂约
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今日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天气,很多人都从府中出来游玩,加上今日朝廷休沐,很多官员也都趁着好天气出来走走。
就连九卿之一的典客唐茂约也不例外,典客乃是负责出使他国,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的九卿,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典客在九卿中的地位最低。
不管如何也是朝廷九卿,别人还是无法比较的,今日典客唐茂约也来到长安坊闲逛,他与其他九卿不同,除非要出使他国了,不然他是最清闲的,长安坊,长明坊,长治坊,这帝都中最热闹的三坊他经常来。
但是认识他的人却不多,因为他一般都是一个人,轻车简从,或找个地方喝茶,或东走西逛,衣着也不甚华丽,所以没有太多的人注意他。
唐茂约也乐得如此,自由。
今日唐茂约走走停停,来到长安坊的一座有名的茶楼喝茶休息。
刚走到二楼便听到有人在高声议论,扭头看去便见到一群年轻书生在高谈阔论,意见不合时便会争相辩论。
唐茂约甚觉有趣,因为他最擅长的就是辩论,见到一群年轻人在辩论,争的面红耳赤,不免起了恻隐之心,故意在旁边找了空位坐下,要了壶好茶,一边品着一边仔细听着他们在争论些什么。
只听一位书生道“方文清先生曾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足可见读书又多么重要。。。。。。”
原来在讨论读书之事,读书人讨论读书事倒也应景。
接着便听到另外一位书生道“方先生此言自然不错,只是在下有不同意见,读书固然重要,但是为人通情达练更为重要,如果只读书不知人情世故,不知柴米油盐,就是书呆子,就是人们所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那类人。”
唐茂约闻言不由笑着摇头。
正好被一个眼尖的书生看到,当即便走了过来,拱手为礼“先生为何摇头?”
唐茂约怔了一下道“听到有趣之言,故而摇头。”
书生又道“既然有趣,为何不是点头,而是摇头?”
这话就有点故意抬杠的意思了,换做旁人,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就要大骂起来。
可偏偏就是唐茂约,大魏国最擅长辩论的人,闻听此言立时来了兴趣,起身反问“汝非吾,焉知吾心之所想?”
书生顿时愣住了,知道遇到了高手,当即又拱了拱手道“先生大才,请问,您以为我们刚才所言,谁对,谁错?”
此言一出,另外几个书生也都纷纷看来。
唐茂约顿时兴趣大起,缓缓道“读书一事,不可一言以蔽之,你们一者认为死读书等于读死书,二者认为做人重于读书,此二者都过于偏激。”
此言一出所有书生都有些不服气,问道“先生此言太过自大了吧?”
“呵呵。。。”唐茂约轻笑“诸位切莫着急,听我一一道来,第一者读死书,死读书,也就是你们说的书呆子,你们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不然,这样人也有他的用处,那就是他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一不通,以书为骨,引经据典,可为黄门侍郎,书写诏书,第二者轻读书,精通人情世故,可为典客。总而言之,读书无错,重在用于何处。。。。。。”
一番言论将一群初出茅庐的书生说的哑口无言,佩服不已。
唐茂约只觉得神清气爽,今日出来的很值得。
“先生,请问尊姓大名。”有书生问。
唐茂约随手放下茶钱,挥一挥衣袖,潇洒离开,飘来一句“大魏典客唐茂约。”
“典客唐茂约?原来他就是大魏口才第一人?”有人惊呼,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顿时觉得脸上烧,自己在大魏典客面前辩论不是鲁班门前耍斧头嘛。
此事很快传遍了长安坊。
此时欧阳长青的师爷法文和在另一处酒楼饮酒,享受着暖暖的阳光。
“听说了吗?刚才典客唐茂约把一群书生辩论的哑口无言,真是厉害。”有人感叹出声。
听到是典客唐茂约,师爷不由的凝神细听了起来。
“当然听说了,典客唐茂约舌辩群书生,精彩,不愧是咱大魏典客。”有人附和。
“哎,对了,既然咱们典客这么厉害,如今边关战事久战不下,为何不派遣唐典客过去,说和算了,这么耗下去对谁都没好处不是。”另外一人道。
此言一出,宛如醍醐灌顶,师爷顿时眼睛一亮,一条绝妙的计策出现在脑海之中,立时结算了酒钱,匆匆离开了酒楼,坐上马车直奔欧阳长青府邸而去。
此时欧阳长青正在看一份密报,眉头微皱,眼眸明灭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人,法文和求见。”师爷在外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