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言情阁>种地南山下 > 第五十二章 秋天的收获(第2页)

第五十二章 秋天的收获(第2页)

黄家河滩的一百亩地,因为靠近河滩,又费了巨大的人力开沟挖渠。当初黄豆提议这样做,黄老汉和黄家兄弟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黄豆不得已,给他们画出沟渠图,告诉他们如果雨水大,如何靠这些沟渠迅排水。如果遇见干旱,只要在进水口架一架小型抽水风车,就完全可以把东湖的水浇灌进这一百多亩的田地里。

事实证明,黄豆的做法是正确的。而黄家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做的这么一件傻事立刻在秋收后变成了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成果。

这一年干旱几乎席卷了南方地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面积的颗粒无收,更多的人流离失所。而黄家这片河滩地,却是迎来了历史性的大丰收。

水稻种植,早期是和麦种一样靠播种种植,收多收少,完全看天意。黄豆却提出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培育,栽插入田。这种方法别说见,听都没有人听过。

黄老大觉得如果黄豆想试,那么就给她十亩地实验,种的好,来年就按黄豆的方法,种得不好就算亏也就是十亩地。

其实按黄老二父子的想法,十亩都算多了,给她个一两亩实验就行了。

最后,还是黄老汉拍板,把这一百多亩地分成五份,兄弟五人一家二十亩地,剩下的几亩地黄老汉做为养老用。至于各家怎么种,由自己家决定,以后就是各家的土地了。

黄老三黄老四毫无异意地把手里二十亩地交给了黄豆,黄宝贵临走的时候已经和爹娘说清楚,他的东西全权由黄豆说了算,这样黄豆手里就有了足足六十亩地的实验田。

黄老大犹豫了很久,在黄德光的极力劝说下,拿出十亩地交给了黄豆。黄老二父子商量了半日,最后还是决定按照老方法种植。

黄老汉的五亩地也是按照老方法种植,私下里黄老汉和老伴说“假如豆豆这次没操持好,即使减产一半,有我们这五亩地,起码也能贴补老三老四一点。”

七十亩土地,能这样交到黄豆手里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的。

黄豆自小农村长大,一直到考进大学,灌输的理念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离开农村。而现在,正是从小在农村的生活,让她在这片土地上得以生存。

现代农业种植水稻,因为袁爷爷的研究成果不断突破,在黄豆的家乡,一亩地只需一斤稻种,正常亩产可达12oo斤到18oo斤。行距和株距之间都要求宽利于通风,人工栽插一天能达到一亩五分地到两亩地。

而黄豆的七十亩地,每亩预备的稻种是五斤,行距株距之间要求是密集。黄豆能够拿到的稻种,都是各家自己家田地里挑选出来的种子,根本不是后世的杂交水稻。如果按照后世一亩地一斤稻种,那真就是别想收获了。

五斤稻种栽插入地,一天一人也不过五分地到七分地左右。

当黄豆说出准备的稻种一亩地只需要五斤的时候,黄老汉和黄家兄弟心就凉了半截。他们现在种植的水稻,播种是一亩不能少于十斤,亩产不过二百多,能收到三百就算高产了。

在黄老汉和黄豆的博弈下,七十亩地,35o斤稻种培育了45o斤。黄老汉认为是他的坚持,其实,黄豆预备下种就是45o,她不知道培育情况,不敢冒太大风险,特意留了一百斤的余地。

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好,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嘛。

稻种出苗,移栽稻田,黄豆几乎天天都泡在田地里。四五月日头已经很烈了,黄豆硬生生从一个白白胖胖的嫩丫头给晒黑了几个色,瘦了一大圈,变成了一个小黑丫头。

下地插秧,没有人会,黄豆就挽起裤脚亲自带队下地,一天下来,爬上岸,黄豆只觉得腰酸背疼,第二天直接腰腿酸痛的起不了床。

七十亩地,雇佣了年轻的妇人二十人,从一开始的不熟练,到最后的得心应手,差不多用了十天,才把七十亩地插完。

还多了一些秧苗,黄豆又让她们给栽到沟渠和边角落,收多收少也不浪费。

所有人都在看黄家的笑话,这么折腾,到时候一场大水冲了就白忙活了。而且这种插秧法,闻所未闻,只怕也是没事找事。

这一年,大旱,东湖的水一落再落,原本开阔的南山码头都退到只能容许一艘大船进出,要知道以前南山码头是可以两艘大船同时进出的。

黄家自家建了一辆可移动小风车开始车水,源源不断的水从东湖进入稻田,润泽了土地。秋收的时候,几乎颗粒无收的土地上,这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引起了轰动。

襄阳府府衙特意派了人来到南山镇,驻守在这里,等待收割。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