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言情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230 章(第3页)

第 230 章(第3页)

狡诈的宋人!

真香。

包在油纸里的烤羊肉已经变凉,味道也算不上多好,不过夏天吃东西没那么多讲究,对许久没尝过肉味儿的人来说,就是冰天雪地里生啃也好吃。

香都把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想了个遍儿,这才忍住没有扑到烤羊肉上先吃为敬,“这位大人,礓砟寨中只有两百守军和守军的家眷,如今还有诸多前来避难的商队和百姓,我们……”

有话好好说,说不下去了再看看要不要打。

然而话还没说完,只见对面的文官震惊道,“在距离大宋如此之近的地方只留两百守军,你们的朝廷是让你们来送死的吗?”

香都:……

他也想知道。

但是上头下了命令他也不能不遵守,礓砟寨虽然位置不好还小,但是正是位置不好还小才能被无视,只要他们不主动出去惹事,寨中守军和家眷就是安全的。

特殊情况就是现在这样,外来的商队要进寨子避难,他们自己人不敢出去又不能表现的太怂,只能度日如年苦苦支撑。

商贾欺软怕硬,表现的太怂可能连寨子都不归他们了。

可能守寨将领这些天过的过于痛苦,再加上苏政委非常及时的捧哏,即便桌上没有酒气氛到了也开始大倒苦水。

能好好活着谁想过朝不保夕的日子,可是朝廷让他们来驻守堡寨他们就得来,抗拒服兵役的话死的更快。

边地堡寨和城池还不一样,粮饷几乎没有,吃喝花销全靠自己,这边甚至连能开垦的田地都没有,只能见缝插针种点粮食果腹。

要不是他们是朝廷的兵,他们都想和周边部落一样投奔大宋。

乞求内附能分到良田,部落领还有官职俸禄,不比提心吊胆留守堡寨强?

苏景殊没有打断他倒苦水,等他说的差不多了才自肺腑的问道,“为什么守寨将领不能请求内附?早年西夏境内遭遇天灾朝廷赈灾不利时党项将领都会率部众归顺,如今也一样。”

香都沉默。

苏景殊真诚的对上他的眼睛,“在下狄元帅麾下机宜文字,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将军应该也能猜到。”

香都张张嘴,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糟糕,烤羊腿太香,他的脑子刚才好像被糊上了,这是大宋的文臣,不是他们西夏的文臣。

可是他说的真的很有道理啊。

香都心中的天

平渐渐有了偏向,苏政委也再接再厉继续讲之前归附大宋的党项将领一二三。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朝廷不靠谱就有点自觉,管天管地还管底下人跳槽?

党项将领和部落领归顺大宋的例子数都数不完,都不用他说,香都将军自己也能列出一二三。

西夏朝廷不顶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从建国前到现在遇到灾荒第一反应都是劫掠其他地方,如今他们没法再以劫掠为生,可想而知普通百姓的日子过的有多难。

大宋就不一样了,大宋的朝廷对赈灾很有经验,虽然两国关系不好,但是以往西夏遇到饥荒的时候大宋也会帮忙赈灾,连皇帝都会特意叮嘱榷场不要禁止粮食交易来尽量让西夏普通百姓活下去。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大宋皇帝心中党项百姓也是大宋的百姓。

党项李氏本就是占山为王,西夏早晚会被大宋收复,跟着他们混没前途。

香都将军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道理,党项大贵族奢华腐败鱼肉百姓,官僚地主横征暴敛强取豪夺,连服兵役的壮丁都是三天饿九顿,寻常百姓更是饿殍遍野。

反观大宋这边,经常和大宋将士打交道的都知道大宋对前来归顺的部落待遇很好,大部落的领甚至还有官爵封赏,钱粮布匹和良田更是应有尽有。

想想,寻思寻思,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感觉不太对?

连大宋朝廷都知道在西夏生饥荒的时候恢复粮食交易,党项贵族却还趁机横征暴敛,这还看不出哪边才是可以追随的圣主明君吗?

香都越听越心动,但是礓砟寨不是他一个人的寨子,他得对麾下两百多守军还有家眷负责。

苏大人察言观色的本事是朝堂上历练出来的,一眼就看出了他在想什么。

归顺大宋后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家眷,还有人不知道大宋会给归附的番邦部落地粮种让他们就地屯田吗?

礓砟寨的条件是差了点儿,但是这儿离大顺城近,粮食不够可以直接找大顺城申请支援。

大宋的堡寨都是这样,能自给自足的就自给自足,不能自给自足的就申请支援,反正周边有大城池托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西夏那种一方有难八方等着分遗产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看看礓砟寨的位置,很好,离大顺城非常近。

众所周知,大顺城、柔远寨、荔原堡在防御外敌入侵的时候是一个体系,柔远寨位置险要,大顺城和荔原堡屯田数千顷,只要礓砟寨成为大顺城的附属堡寨,背靠数千顷的屯田还能饿着他们?

香都还没开口,旁边守着的几个兵先忍不住了,“老大,没粮的时候可以找大顺城要粮呢。”

守寨的士兵不想听上头的贵族怎么作恶,也不在乎两国朝廷哪个好哪个坏,朝廷离他们太远,他们只想知道没粮的时候可以申请支援是不是真。

礓砟寨建成一年多了,每次缺粮都是他们自掏家底从来往商贾手里

采买,上头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