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得知温宁要出差差不多一个月之后,邓丽芬就酸了,她都上了三年的班了,连省城都没去过。
温宁何德何能竟然能去沪市,而且还是沪市的机械厂亲自函邀请过去的。
邓丽芬自认除了不会画画,自己也不比温宁差什么,凭什么好事都落到温宁头上。
心里正不服气呢,就看到胡杏花有些愁眉苦脸,邓丽芬一下子就开心起来了。
温宁这差出得好出得妙出得呱呱叫,她这一出差典型人物这个访谈肯定做不下去了,邓丽芬觉得她一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于是她找了自家大伯,邓副厂长也想自家侄女做一番作为,省得老有人说他岁数大了尽往厂里塞破烂。
于是邓副厂长把刘科长叫去办公室,刘科长回来之后就让邓丽芬和胡杏花合作把第三期典型人物访谈给做了,趁着第二期稿子反响不错,赶紧出第三期。
邓丽芬兴奋得直点头,并用人格表示一定会把第三期典型人物访谈做好,保证成绩不比前两期差。
胡杏花心里不乐意,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有令她也只能捏着鼻子和邓丽芬一起研究第三期要采访的人。
更神奇的是本来两人已经商定好要采访的人了,第二天来上班的时候邓丽芬说要临时换人,因为她找到了更好更合适的人。
胡杏花一听她选定的人是谁后立马反对,两人谁也不让步,胡杏花气急了说如果选这个人那她就退出这个工作。
邓丽芬对自己蜜汁自信,跑去跟刘科长主动请命要求一个人完成这期的工作。
胡杏花乐得不用和邓丽芬合作,不过她也提前委婉告知刘科长邓丽芬选的人不合适。
最后也不知道邓丽芬怎么说服刘科长的,第三期典型人物真的用了邓丽芬后来选的那个人。
好嘛,这期典型人物刚从广播员的嘴里播报完毕,就被人捅到领导跟前了,说这个人是个伪君子,表面爱妻爱子爱家庭,实则人家爱的是外面的小家庭。
作风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人最后被保卫科的人逮了个正着,现在和老相好已经在农场开荒了。
家里男人不仅没了工作还被拉去农场劳改,有个劳改犯的丈夫和爹,男人家里的妻子和孩子能过得好才怪,更别说一家子就靠男人工作养活。
现在不仅名声没了,家里也断顿了,人家也不敢找厂领导和保卫科的麻烦。一天三顿地找宣传科的麻烦,邓丽芬还被抓破了脸。
宣传科又一次丢脸丢大了,刘科长也不管什么副厂长不副厂长的了,把邓丽芬拎出来狠骂了一顿。
让她把惹出来的事儿解决了再来上班,邓丽芬委屈,若不是那个男人的妻子晚上上门给她送礼,她也不会选择这个废物来当典型人物。
最后邓丽芬夹着脑袋去找邓副厂长才事情平息了,不过听说邓丽芬已经被邓副厂长的爱人列为拒绝往来户了。
温宁听了胡杏花说的顿时就是一个大无语,最烦这种屁本事没有偏偏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弄出一堆烂摊子的人。
胡杏花有些不好意思,“都怪我,我应该反对到底的,现在咱们典型人物的名声都被败坏了。”
胡杏花只是隐隐觉得那个男人应该不像表面表露的那么简单,但没想到他竟然大胆到在和家里隔着一条街的地方养了个相好。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翻车的那期典型人物是邓丽芬这个草包自己做的,但是尽管如此,宣传科的名声还是给败坏了。
温宁,“胡姐,这不怪你,以后咱们在人选的审核把关上再严厉一些,把这个工作做实做细。”
温宁虽然嘴上安慰着,但是却知道想要扭转大家的想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现在不比二十一世纪那个大数据时代,那个信息轰炸的时代,即使是再轰动的事情过一段时间都会被其他事情给取代了。
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通过这件事,让那些身上有污点还想投机取巧的人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获得厂里的表扬也要能承担得起污点被人现的后果,以后她和胡杏花的耳朵能安静不少。
中午,温宁去了趟火柴厂找李晓晓。
听温红军说三沟子村糊火柴盒的活儿做得不错,建军叔把上一次的任务交了之后又领了一次货回去。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监督”下,温宁的爷奶和叔婶在三沟子村别提多老实,别说来龙城了,就是公社都没有去过一趟。
除了香皂,温宁还给李晓晓送了一包沪市的糕点,这可把李晓晓高兴坏了,拉着温宁问了不少沪市的情况
晚上,温宁去找郑明兰,给郑明兰送了一块香皂,两条丝巾和一包糕点,丝巾郑明兰和她妈妈一人一条。
温红军告诉温宁,因为郑主任从中牵线,坡头大队的榄角在龙城彻底打开了市场,现在龙城东南西北四个区的供销社都在卖榄角。
坡头大队现在干劲十足,温建军还跟温红军抱怨山里的榄角太少了。以前橄榄掉得满地都是也不见心疼,现在掉一个都要肉疼上半天。
坡头大队的社员把自己山头的橄榄打完之后还跑到其他大队去打,而且嘴巴还严,别人问他们要这些橄榄干什么,他们也不吱声,只是默默地打橄榄,把人给搞蒙了。
温宁和郑明兰许久不见,两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郑明兰咽了咽口水,“听说在乡下过年了有杀猪菜吃,杀猪菜好吃吗?”
温宁没吃过,不过原主倒是吃过,“这个得看手艺,手艺好的闭着眼睛做都好吃,手艺不好的就将就一些。”
不过对于其他人来说只要是肉,白水煮的也觉得好吃。
郑明兰,“我妈说前段时间印刷厂的采购部弄回了两头猪,印刷厂一人分了几两肉呢。
我妈她们厂里的职工到现在还在讨论,说印刷厂福利好、厂领导有本事能让他们吃肉。”
郑明兰四周看了一下,低声问,“听说是一些胆子大的私下在山里深处养的,养肥之后就卖给黑市或者各个工厂的采购科,你们村里有人这样做吗?”
温宁有些诧异,看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缺要钱不要命的人。
温宁摇摇头,“我们村没听说过,你们想吃肉?也不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