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刘晓跟6杨说了两句话后,又开始忙活了。
看着刘晓消失在厨房门口的身影,6杨无奈地笑了笑便回了房。
秦夫子之前布置的课业,他还有两道大题没做。
想着过年之后,他跟刘开毅还有个约要赴,到时候过年也要忙着应付亲戚什么的,6杨便打算今天把这两道大题给做了。
把纸铺好后,6杨去厨房那边拿了碗清水过来研墨。
研墨讲究姿势端正,下手力度轻重得当,不能急。
6杨把之前抄好的题拿出来,边磨墨,边思考。
这两道大题,应该是秦夫子布置的课业中难度相对要大一些的。
6杨之前把简单的做了,留着这两道题在后面慢慢思考。
这两道题一道是四书文,一道是策论。
四书文的难度应该不是县试的水平,看着应该是院试的题目。
题目是【民归之,谁能御之】。
单从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就是百姓归顺他,谁能阻挡他。
若是没有熟读理解透四书五经的学子,肯定难以下手。
毕竟这个他是谁,百姓为什么要归顺这个人,为什么没人去阻挡他。
这些都是难题。
就算是想蒙,也不知从何下手。
6杨看着这道题,开始回想四书里的内容。
脑海里像是在翻书一样,翻得飞快。
但是6杨的手,依旧不急不缓地研着墨。
突然,6杨眼睛亮了亮,这是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里第六节的内容。
在这节中,就是通过孟子和梁襄王的一答一问,表明孟子主张仁,民贵君轻的思想。
要理解这句话,就应该把前面的那句话也补上。
整句话就是【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意思是如今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
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真象这样,百姓们归服他,就像雨水向下奔流,哗啦哗啦谁能阻挡的住呢?
这么一补充,解题的思路就来了。
6杨只要抓住这个仁政治国的核心来写,分数应该是低不了的。
现在不是在考试,时间上很是充足。
眼看墨水也好了,6杨把墨锭放好,拿笔沾了沾墨水,把笔尖捋好后,开始在纸上写解题思路。
仁政治国,四个字在纸上浮现。
6杨在下面开始列举正面反面的人物,好在解题的时候引经据典,增加说服力。
6杨写得认真,连6柏回来了也不知道。
直到刘晓让铁蛋过来喊他去吃饭,6杨才停下了笔。
写得太顺了也不好。
一写起来就停不下笔。
6杨看着桌上摆放着的几张纸,笑着摇了摇头。
这几张纸,之后他要浓缩成几百字。
以便在规定的字数里完成这道题。
6杨知道这不是考试,便散思维多写了些东西。
但在考场上,他肯定是不能这么写的。
6杨一边想着,一边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